2、主干课程知识要点和教学基本要求

(1)、电路基础与实践 

知识要点: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电阻、电感、电容电路、非线性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完成3个实物电路板来掌握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学会分析电阻、电感、电容电路、非线性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等。

(2)、电子器件识别与检测 

知识要点: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识别、万能板简单电路制作、电路板焊接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万能板简单电路制作、电路板焊接的技能和方法等,并完成4个实物电路板的焊接。

(3)、印刷电路板辅助设计与制作

知识要点:原理图设计环境、用工具画原理图、画元件图、原理图画图练习、电路板设计环境、画元件封装图、自动布线画电路板、电路板设计制作等

教学基本要求:学会原理图、元件图、封装图等的绘制,完成至少3个电路PCB板的设计,并完成实物制作。

(4)、模拟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知识要点:半导体电子器件的电气特性、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电路理论、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模拟信号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波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等。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半导体电子器件的电气特性、放大电路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理论、学会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直流电源电路设计应用等,并至少完成5个模拟电路实物的制作、原理分析、调试与故障排除。

(5)、数字电路制作与测试    

知识要点: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制与编码、组合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集成逻辑电路、TTL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及波形变换、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及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会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施密特触发器、振荡器和555定时器,并至少完成5个数字电路实物的制作、原理分析、测试与故障排除。

(6)、高级语言及C51程序设计       

知识要点:C语言程序基本概念、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函数、数组、指针、常用语句、程序流程图的绘制,相应实用程序的编制,用C语言进行简单IO控制和数据计算。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程序设计的技巧和方法、掌握C语言的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并能够运用集成开发工具编写一些小程序。

(7)、高频电子线路与实践 

知识要点:理论结合实践一体化教学,通信系统中的共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制电路等,各种典型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典型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至少完成3个典型高频电路实物的制作、分析、调试与故障排除。

(8)、单片机接口技术    

知识要点:C51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原理、汇编语言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51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串行与并行数据通信、单片机与D/A及A/D转换接口、SPI、I2C总线器件等。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C51单片机硬件结构及原理;学会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串行与并行数据通信、转换接口、SPI、I2C总线器件及其使用等。

(9)、SMT技术  

知识要点:电子工艺和表面组装工艺技术、电子工艺实验和设计、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整机电子工艺技术、表面组装工艺中各个工序工艺的必备技能、电子工艺实验的技能和生产管理技巧。

教学基本要求:学习电子工艺、表面组装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整机工艺过程与实施方法。

(10)、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   

知识要点:运用电路、模电及数电知识来设计电路图,实现某种实际应用,运用protel软件绘制原理图、印刷版图,电路板的制作和调试。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5个典型电路实物的制作、分析、调试与故障排除,来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1)、家用电子产品维修   

知识要点:彩色电视信号的形成及其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彩色电视机的总体结构以及组成框图;彩色电视机的接收原理,高频调谐、解码、扫描、开关电源等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调谐高频调谐电路,超外差的原理以及由变容二极管组成的调谐电路的特点等;家用电器的基本维修方法;家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高频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能力;会看懂家用电器的电原理图;能对家用电器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和维修;能对家用电器进行拆卸和安装。

(12)、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知识要点: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检测、电子产品装配中的常用工具、专用设备和基本材料、准备工艺、焊接工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装配工艺、调试工艺、电子产品生产管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电源等仪器的基本使用、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识别方法和参数测试方法、看懂实践电子产品的电路原理图、掌握基本的焊接技术、掌握装配技术有关常识、掌握典型实践产品的工作原理、掌握产品生产任务分解与管理。

(13)、可编程控制技术

知识要点:重点掌握PLC工作原理、梯形图编程方法、外围接口元件及设备与PLC的连接、可编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可编程控制系统的诊断维护与排除故障等。

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阅读PLC的程序,分析PLC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相应的PLC控制系统,编写控制程序,并能够调试、排查故障。

(14)、传感器检测技术

知识要点:掌握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概念、用途、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传感器的分类、、一般要求,以及传感器的历史、发展趋势及本课程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与分析方法,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具体实际电路的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周数安排表

内容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考试

入学教育

军训

公益劳动

机动

毕业教育

合计

学 年 与 学 期

第一学年

16

 

1

2

 

1

 

20

16

1

1

 

 

1

1

 

20

第二学年

16

2

1

 

 

 

1

 

20

16

1

1

 

 

1

1

 

20

第三学年

10

8

1

 

 

 

1

 

20

 

18

 

 

 

 

1

1

20

合      计

74

30

5

2

2

6

1

120

 

(二)实践教学设计

序号

名   称

简 称

周 数

学  分

学期实践环节安排(周)

备注

1

2

3

4

5

6

1

军事训练

军训

2

1

2

 

 

 

 

 

 

2

焊接与装配工艺实训

工艺实训

1

1

 

1

 

 

 

 

 

3

基础电子电路综合实训

电子实训

1

1

 

 

1

 

 

 

 

4

微机原理综合实训

微机实训

1

1

 

 

1

 

 

 

 

5

实务专题/毕业设计(论文)

实务专题/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8

4

 

 

 

 

 

8

 

6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18

9

 

 

 

 

8

10

 

7

毕业教育

毕业教育

1

1

 

 

 

 

 

1

6月下旬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典礼

8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技能鉴定实训

技能实训

1

1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14或15周末考证)

合计

33

19

2

1

2

1

8

19

 

 

注:(1)“*”为必考证书。

   (2)实务专题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每位指导教师每学期至少指导8次计16学时;第六学期实务专题与毕业(论文)设计同步进行。

 

(三)理论教学进度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总课时

理论

实践

16W

16W

16W

16W

12W

16W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0

8

2+1*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56

8

 

3+1*

 

 

 

 

3

大学英语

8

128

128

 

4

4

 

 

 

 

4

高等数学Ⅰ

4

64

58

6

4

 

 

 

 

 

5

应用文写作

2

32

22

10

 

2

 

 

 

 

6

体育与健康

6

96

 

96

2

2

2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4

32

32

2

 

 

 

 

 

8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2

32

26

6

 

 

 

2/8W

2/8W

 

9

军事理论*

1

16*

 

 

 

8*/2W

 

 

 

 

10

形势与政策教育*

1

20*

 

 

1-5学期安排形势报告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2学期安排心理讲座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小计 (30.2%)

37

528

362

166

15

10

2

1

1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12

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

2

32

32

 

1-5学期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学院安排进行选修。

 

13

文献检索

1

16

16

 

 

14

中国文学名著赏析

2

32

32

 

 

15

法学概论

2

32

32

 

 

16

人文艺术欣赏

2

32

32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小计 (4.58%)

要求最低修5学分

5

80

80

 

 

 

2

2

1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34.78%)

42

608

442

166

15

10

4

3

2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17

工程制图

2

32

 

32

2

 

 

 

 

 

18

电路基础与实践

4

64

54

10

4

 

 

 

 

 

19

电子器件识别与检测

3

48

28

20

3

 

 

 

 

 

20

模拟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6

96

64

32 

 

6

 

 

 

 

21

数字电路制作与测试

4

64

48

16

 

4

 

 

 

 

22

高级语言及C51程序设计

4

64

42

22

 

4

 

 

 

 

23

印刷电路板辅助设计与制作

3

48

12

36

 

3

 

 

 

 

24

高频电子线路与实践

4

64

48

16

 

 

4

 

 

 

25

微机原理

4

64

32

32

 

 

4

 

 

 

26

单片机接口技术

4

64

32

32

 

 

 

4

 

 

27

 

 

 

 

 

 

 

 

 

 

 

 

28

 

 

 

 

 

 

 

 

 

 

 

 

专业基础课小计    (33.87%)

38

592

352

240

9

17

8

4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总课时

理论

实践

16W

16W

16W

16W

12W

16W

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29

工程CAD软件

3

48

16

32

 

 

 

 

4

 

30

Linux操作系统

2

36

32

4

 

 

2 

 

 

 

31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

3

48

32

16

 

 

 

3

 

 

32

Java上位机软件

3

48

16

32

 

 

3 

 

 

 

33

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

3

48

16

32

 

 

 

3

 

 

34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

5

80

48

32

 

 

2

4/12W

 

 

35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

3

48

42

6

 

 

 

 

4

 

36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3

48

32

16

 

 

 

 

4

 

37

典型电子产品调试与维修

3

48

24

24

 

 

3

 

 

 

38

SMT技术

3

48

42

6

 

 

 

 

4

 

39

可编程控制技术

4

64

54

10

 

 

4

 

 

 

40

传感器检测技术

4

64

54

10

 

 

 

4

 

 

专业核心课程小计 (24.03%)

26

420

246

174

 

 

14

13

16

 

 

专业选修课程

37

 

2

32

30

2

 

 

3-5学期根据系部安排进行选修。

 

38

 

3

48

42

6

 

 

39

 

3

48

42

6

 

 

专业选修课程小计 (7.32%)

要求最低修8学分

8

128

116

12

 

 

2

3

3

 

 

专业课程合计     (72.54%)

85

1364

872

484

9

17

18

19

18

 

 

课时数总计:

126

1956

1318

638

24

28

28

24

22

 

 

课程门数合计:

 

 

 

 

8

10

9

9

5

 

 

考试课程门数合计:

 

 

 

 

5

4

5

4

2

 

 

学分数合计:

 

 

 

 

26

28

28

24

15

 

 

 

注:1、带*的课时以讲座、报告、班会、讨论、竞赛等形式完成(只计学分,不计入总学时);

    2、2+1模式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可选修在企业开设的实践实训课程,由企业考核获得相应的学分。

 

八、毕业标准及要求

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学院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取得专业规定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准予毕业。

(一)学时、学分要求

 

类     别

各学年规定学分

最低毕业要求

学时数

学分数

理论

实践

占总学时%

课 堂 教 学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31

3

2

362

166

27.0

37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4

1

80

 

4.1

5

小     计

31

7

3

442

166

31.1

42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程

25

12

 

352

240

30.3

37

专业必修课程

 

33

6

408

220

32.1

39

专业选修课程

 

5

3

116

12

6.5

8

小     计

25

50

9

876

472

68.9

84

合 计(1956学时)

1318

638

100%

126

实  践  性  教  学

3周

3周

27周

 

33周

 

19

总 学 时、总 学 分

 

 

 

1318

1496

 

145

 

注:(1)实践性教学按照每周26学时1学分计算。实践性教学总时数1496学时,占全部学时数2814的53.2%。

(二)职业证书要求

序号

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是否必。

1

全国(或省)计算机等级考试

教育部

一级或以上

必选

2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教育部

B级或以上

必选

3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或用户终端维修工或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中级(四级)或以上

必选

4

其它职业技能证书

 

合格以上

经教务处认定后可抵相关选修学分。

九、有关问题说明

(一)本培养方案特色及实施条件

1、加大实践比例,所有主干课程都规定了至少要完成的电路板个数,学生在校三年参与专业实践环节有:

制作调试43个电路板

专业实训周4周(焊接与装配工艺实训、基础电子电路综合实训、微机原理综合实训、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技能鉴定实训)

实务专题/毕业设计8周

顶岗实习18周

2、各课程中的实验实践部分要尽量不用或少用简便的实验箱(视具体内容而定),改变布置作业的形式,少些纸质类的,多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

3、要确实开放实验室,同时安排老师值班,以确保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完成实践类的作业(电路制作与调试)。

4、学生要做的43个基础的电路板,要求每位专业教师都要做过,以便到实训室值班时有能力指导学生,指导工作量按实际指导课时(以打卡为准)乘以系数0.6。

(二)实务专题

实务专题课程是引进台湾高校的教学模式,学生从第四学期开始选择指导老师并共同选题,确定任务后开始实物制作或作品设计。要求学生将之前所学习的电路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实现模拟电路应用设计或数字电路应用设计或综合电路设计。即将之前学习的模电、数电等电路知识整合起来,学会运用电路知识来设计电路图,实现某种实际应用,并运用之前学习的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原理图,印刷版图,制作出电路板并调试成功。

(三)选修课程

《电子产品辅助设计》(适用于低年级)、《智能电子产品设计》(适用于高年级)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开设,与每年的福建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辅导同步进行。学生在每年5月份报名参赛,暑假期间留校接受培训,并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于秋季学期开设12学时,进行实物作品整理和论文总结。根据参赛表现、参赛成绩、实物和总结报告,综合评定成绩,合格后可获得该课程3学分。教师暑期指导竞赛工作量按实际指导课时(以打卡为准)计算。

爱游戏app靠谱(中国)股份有限公司